日前,山东省教育厅、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我校2009年招生计划为4770人,我校已通过教育部“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”报送至各省级招生管理部门。
2009年,我校面向全国30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共招收本专科生4770人,其中本科计划3470人(含专升本400人,对口高职本科100人),专科计划1300人(含中外合作办学200人),比2008年增加170人,增辐为3.7%。本科计划中理工类计划2985人,文史类计划485人;专科计划中理工类计划1150人,文史类计划150人;省外计划1575人(本科计划1310人,专科计划265人),占总计划的33.02%。具体分省市为:北京10人,天津30人,河北90人,山西105人,内蒙古80人,辽宁80人,吉林60人,黑龙江80人,上海20人,江苏60人,浙江40人,安徽110人,福建30人,江西10人,山东3195人,河南140人,湖北30人,湖南30人,广东20人,广西30人,海南30人,重庆30人,四川60人,贵州90人,云南60人,陕西50人,甘肃100人,青海40人,宁夏30人,新疆30人。
为科学合理地编制我校2009年招生计划,根据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山东省教育厅《关于编报2009年普通高、中等学校招生计划的通知》的要求,学生工作处印发了《关于编报2009年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》,由各系(院)结合自身条件进行专业计划的初报,学生工作处汇总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出初步意见,并与各系(院)沟通交流,征求意见后提出我校2009年分专业招生计划草案。3月30日,冯晋祥院长主持召开了由党委副书记张祖斌、副院长唐勇和学生工作处、教务处负责人参加的2009年招生计划专题会,最终研究确定了我校2009年分专业招生计划。
我校2009年招生计划编制呈现以下特点:
——结合学校“十一五”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,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,以条件定规模,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增长幅度,相对稳定招生规模,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上,突出重点,统筹兼顾,注重质量、规模、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。
——结合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,以市场为导向,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,参照2007年、2008年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、第一志愿录取率、新生报到率和专业调整情况,科学合理地编制招生计划,对于社会需求明显不足的专业,适当减少招生计划,对于社会需求好的专业适当增加计划,逐步形成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。
——结合山东省生源的实际情况,适当增加省外生源的招生计划数量,优化生源结构,分流省内就业压力。根据省发改委和省教育厅的要求,省外招生计划适当向山西、内蒙古、安徽、河南、贵州和甘肃6个省份倾斜。
——继续推行按大类招生,给学生更多选择权。2009年我校共有20个专业实行按大类招生,分别为汽车类(车辆工程、交通运输、汽车服务工程、热能与动力工程)、机械类(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、交通建设与装备)、信息类(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)、电气类(电气工程及自动化、电子信息工程、自动化)、财务审计类(财务管理、审记学)、金融商务类(金融学、电子商务)、管理类(市场营销、公共事业管理、会展经济管理)、法学类(法学、行政管理),新生录取通知书将注明专业类别名称,给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更多的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机会。